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南方周末 2013年2月28日
http://www.infzm.com/content/88398

编者按
:安倍此次访美难免令日本国民失望,行前信誓旦旦的目标“强化日美同盟”也难免让人打上一个问号。在最受瞩目的安全保障话题上,日本未能获得任何实质性承诺。至多像媒体评价所言,此行加强了安倍与奥巴马的“个人友谊”。

 

图片

当地时间2013222日,美国华盛顿,正在美国访问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白宫与奥巴马进行首次会晤。安倍在会谈后称,这一次会谈标志着日美同盟关系已经复活。CFP/图)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美国仅仅1天的正式访问结束了。他需要向美国总统、美国市民谈一个概念。于是,安倍找到了“日本回归”。

 

2013222日,在结束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谈后不久,安倍来到了智库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用英文发表了“日本回归”的演讲,谈日本将在经济上、军事上重回大国的决心与信心。

 

“日本绝对不是二流国家,今后也不会那样。”说到这里,安倍显然有些激动,语速也加快了起来。

 

那些关心东亚战略、东亚问题的听众们,更知道安倍首相此言中带着对中国的强烈不满。他在演讲的时候,谈到了“尖阁列岛”(钓鱼岛)问题。在演讲前和美国总统会谈中,奥巴马对此一字未谈。会场上人们终于给出了礼节性的掌声,但美国舆论跟着谈日本“回归”的却少之又少。

 

2013225日,《华盛顿邮报》发表署名文章说:“安倍上周对美国的匆忙访问,强调了其经济政策的进展,但在安全保障方面的访美目标,显然并未实现。”

 

日本网络上那些对安倍访美的评价似乎更加苛刻:“一日观光”。

 

 

美国对安倍半信半疑

 

日本大选的时候,安倍说,“1月我将去美国访问。”但美国却没有接这个球。

 

按照惯例,新日本首相上台,首先出访的国家大都会选择美国。201212月,大选的热潮愈发高涨起来后,那些向政治家解释国家政策的官员们,向国家讨要项目的商人们,似乎已经开始放弃当时还在执政的民主党。

 

在首相一职已经十拿九稳的前提下,安倍党首的发言引人注目。

 

“捍卫日本领海、领空及领土!”安倍在选举的时候,谈得最多的是日本的领土问题,而且给出了解决的最便捷的方法,“强化日美(军事)同盟”。

 

1月,我将去美国访问。”安倍十分清楚,自己当了首相后,按惯例该先去美国访问,况且谁都知道,1月奥巴马连任总统,有相关的仪式,此时去美国的日程并无悬念。

 

但是,安倍未能如期成行。

 

美国以种种理由,推延了安倍1月访美的要求。在19日,日本外务大臣岸田文雄亲自给希拉里国务卿打电话,表示“希望尽早实现安倍首相的访美,有一个讨论强化同盟方向性的机会”。118日,岸田亲赴美国,主要目的也是交涉安倍访美事宜。

 

有人认为拖延源于奥巴马忙于处理“财政悬崖”,无暇顾及日本。但长期在美国采访的日本记者冷泉彰彦分析称,“安倍在经济上执行的是自由主义,在政治上走保守主义路线,在历史问题上否认河野谈话,这让美国看不清安倍的真面貌。”

 

19938月,时任官房长官的河野洋平发表了谈话,承认二战前日本军队直接或间接设置从军慰安所(河野谈话)。安倍等自民党保守政治家对河野谈话多有不满。在从军慰安妇的征集上,安倍反复在日本强调说:“不具备强迫性。”

 

冷泉进一步指出:“美国上议院20名女议员、下议院78名女议员要问,那些从军慰安妇有没有从军营中走出来的自由,这是安倍回答不了的,到美国谈从军慰安妇问题,要为日本旧军队恢复名誉,这是美国舆论无论如何都不能理解的。”

 

在领土问题上,安倍过分强调与中国的对峙,这同样是美国不愿看到的。尽管美国在一些场合表示了对日本的支持,但日本与中国在钓鱼岛一旦发生擦枪走火的现象,美军是否介入,介入到何种程度,美国讳莫如深。

 

 

“冲突”与“根深蒂固的需求”

 

也只有强调了冲突,才能解决政治家“根深蒂固的需求”。

 

安倍在221日离开东京、启程访美。在出访之前,他接受了《华盛顿邮报》的专访。本来谈日美关系才是访美前的重点,但安倍按捺不住,大量谈起了日中关系。

 

“同日本和其他亚洲邻国的冲突是中国根深蒂固的需求。”《华盛顿邮报》的报道中,这样谈安倍看待中国的观点。安倍还警告中国称,如果亚洲国家减少同中国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将对中国政府带来沉重打击。

 

“这些措施将给中国政府造成伤害,因为在没有经济增长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无力控制13亿人民。”

 

如此直接直白地警告一个国家,这在外交上十分罕见。人们怀疑是不是美国媒体报道不够准确。

 

222日,日本政府发言人、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有些气愤地在记者会上说:“中国媒体引用《华盛顿邮报》的报道不准确,引发了误解。我们已经通过外交途径要求中国媒体今后准确报道。”似乎错在中国媒体。

 

在人们纷纷查阅《华盛顿邮报》的报道原文的时候,日本政府也开始向《华盛顿邮报》提出了抗议。香港凤凰卫视驻日记者李淼,指出日本政府做事的矛盾:“日本政府说《华盛顿邮报》的报道不实、引发误解,却先警告中国媒体要正确报道,后向美国媒体抗议。这难免有避重就轻的嫌疑。”

 

但最终,人们没有看到《华盛顿邮报》对专访安倍的文章提出修改,也未见中国媒体出面道歉。

 

很多时候,政治家比谁都明白,强调“冲突”是政治家本身“根深蒂固的需求”。安倍首相在回答美国记者提问的时候,多次强调了日本与中国的冲突。这不仅有领土上的,更多的是经济利益、国际地位的冲突,而日本能选择的路,就是强化日美关系,为自己找一个坚强的后盾。

 

但一个世界一流的国家是不会通过找后盾来昭示自己强大的。

 

 

“成果”=TPP

 

日本的农民是反对参加TPP的,而安倍访美的最大成果便是答应参加TPP

 

“我将尽快作出决断。”222日,安倍晋三首相在回答美国国内外记者的提问时说。安倍首相需要作出决断的是参加美国主导的环太平洋伙伴协议(TPP)。

 

如果要谈安倍此次访美的成果,恐怕最值得一提的也就是TPP

 

美国在准备重返亚洲的时候,提出了TPP主张,但TPP参加国仅有越南、新加坡等小国,显然力量不够,美国急需日本这样的经济大国参加进来。

 

但是,TPP意味着大量的外国农产品将进入日本市场,这是日本的农民所不愿看到的。单纯从农产品,特别是大米价格看,日本的大米要高出美国等国几倍,一旦外国大米进入到了日本市场,日本的农业将会受到很大的打击。常年依靠农村来选举的自民党,对此更是心知肚明。

 

安倍在201212月的选举前,对TPP问题的态度一直含混不清。现在要换取美国的支持,安倍却必须在TPP问题上作出明确的表态。224日,安倍回到日本后,想到的也是该如何顺利说服日本国内舆论,让日本在20136月进入TPP的正式谈判中。

 

至于日本农民是否同意参加TPP,如何换取农民的支持,日本国家需要拿出多少经费补贴农业,这些一时还没有进入安倍考虑问题的范围内。

 

 

“空手而归”?

 

此时让安倍正襟危坐,严肃地谈与中国的关系,他可能会做得更到位。

 

和美国总统的会谈,去CSIS,安倍反复谈及日本领土问题,但大多是日本单方面在谈,美国附和的时候很少。

 

在美国总统办公室,奥巴马跷起二郎腿自由自在地坐定,“美日同盟是我们的地区安全及我们在太平洋地区处理问题时的重要基石。”在和安倍谈军事问题时,奥巴马总统仅仅说了这么一句话。

 

日本人并不习惯跷着二郎腿坐在众多官员、记者面前,安倍首相勉为其难,也僵硬地跷起二郎腿,很不自然地和奥巴马谈自己的观点。其实此时让安倍正襟危坐,严肃地谈与中国的关系,他可能会做得更到位,但他没有。

 

也还是在访美之前,201325日,日本防卫省小野寺五典大臣对外宣称中国的火炮雷达瞄准了日本的舰艇及直升机,说按照联合国宪法的规定,这可能属于“武力威胁”。

 

但从日本媒体从军方得到的消息是,小野寺“慎重而又慎重”地对外宣布的中国威胁,只不过是从军方那里拿到报告后的几个小时做出来的。而日本军方并未谈过“武力威胁”一词,美国方面也没有及时回应日本发出的“武力威胁”信号。但中国说这不过是捏造,此后日方忽然停住了口,不再说什么了。

 

“眼看朝鲜要进行核试验,中美在谈如何抑制朝鲜核威胁的时候,日本突然谈中国的火炮雷达照射日本舰艇、直升机的问题,美中双方都不会搭理日本军方的叫喊的。”日本月刊《要素》在20133月号的文章中说。

 

对于安倍访美的最大目的,用《华盛顿邮报》225日的分析结果是“获取美国强有力的支持”。但该报认为“首相在这点上是空手回国了”。

 

只有一个概念似乎留在了美国,那就是安倍用英语讲的“日本回归”,回归到一流经济大国、军事大国地位上。但主张本身却又显示,日本今天已经不再是这样的一个大国了。

话题:



0

推荐

陈言

陈言

269篇文章 8年前更新

现任日本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1960年生于北京。1982年大学毕业后,任大学教师、翻译。1989—2003年在日本学习任教。曾任《中国新闻周刊》主笔、《经济》杂志主笔。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