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sina.com.cn/w/sd/2011-03-18/053322136598.shtml
周密的日本人没有预料到的事,偏偏在3月11日的地震中发生了。福岛核电站在巨大地震中挺了过来,却没有经得住冷却水系统失灵的考验
“我从来没有想到日本会出现如此大的核事故,但我到现在也相信日本能够对付这次的重大危机。”十几年前亲自在福岛核电站负责管道检查工作的广井,3月15日晚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日本大地震、大海啸之后,最让人揪心的,是仍在发酵的核安全危机。
距离福岛核电站230公里的东京,表面上还很平静,但某企业高管松下秀树告诉本刊,“飞往国外的机票,已经一票难求。”比较富裕的人,已经安排家人去国外暂避,也有人选择去离福岛较远的日本西部“避核”。
到本文截稿的3月16日晨为止,日本国民对政府救灾的信心并没有发生明显动摇,但对日本核电站的绝对信任却已经开始松动。
从11日下午开始不断披露出的事故信息让日本民众渐渐意识到,核电站安全问题是最棘手的。他们开始担心,31年前美国的三里岛核电站事故和25年前的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会不会发生在今天的日本人、特别是福岛县周边数千万民众的身上。
在日本,人们曾笃信“核电很安全”
3月11日之前,核电站在日本民众心中保持着一种绝对安全的神话般的形象。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曾走访过福岛和岛根核电站,在与当地市民交谈时,他们都表示,相信日本的核电技术绝对安全。自1954年日本出台了第一个关于核能的国家预算方案以来,57年间核电站本身没有出现过任何伤亡事故。在日本,“核电很安全”已经是两代、甚至将近三代人的共识。
“每个核电站在建设前、建设中及开始运营后,电力公司会和地方上的居民反复沟通,政府要在法律层面和行政管理机制上做出相当详细的规定。任何一点小小的纰漏都是不能允许存在的。为此电力公司可能会花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做准备工作。”东京的核电专家丸彰对本刊说。
核电站无小事---和普通企业不同,核电站事故一旦发生,就不是企业本身能够处理的。
“你不能想象比古埃及法老时代更遥远的史前阶段,因为没有处理好某件事,就让其后上万年的后代不得安生。”日本技术史专家涩井康宏向本刊记者解释核电安全性的影响时,打了这样一个比喻。
“核的影响,要经过万年以上的衰变,才能最终消失。”涩井说。如果以30年为一代人计算的话,不能只为一代或者是几代人的能源需求,让今后数百代人为之承担后果、付出代价。核电站要求的,正是这样一种苛刻的安全标准。
1956年,日本成立了“日本原子力研究所”(即核能研究所),国营企业“原子力燃料公社”也随之设立,正式研究并准备商业使用核能。自此,日本在核问题上一直秉持涩井那样的理念---创造出神话般安全的核电站。
政府在立法和执法层面保证,企业在技术实施方面把关,当地居民与媒体严厉监督。核能方面哪怕是出现了一点点与法律和技术规定不同的地方,都会被居民立刻追究责任,舆论也会大动干戈。
本刊记者在日本查阅过大量与核能相关的事件报道,包括1991年的美滨发电厂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损伤事件,1995年福井县高速增殖炉“文珠”2次主冷却钠泄漏事件等,最终都没有造成人员伤害。
核电站能抗震,却没料到还有海啸
但是,这个“神话”,偏偏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和海啸终结。
“福岛核电站的所有备用发电机能全部在地震及海啸中被损坏,冷却水不能送入炉内,厂房屋顶爆炸,出现核熔融迹象,这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最差的一个结局。”广井对《望东方周刊》说。
实际上,日本的核电站在设计建造时,都充分考虑了大地震的可能性。或者说,能够应对大地震,是日本设计核电站时最基本的一个条件。在此次里氏9.0级地震中,福岛核电站及太平洋沿岸所有其他各县的核电站,并无一座出现倒塌。
按照日本的技术规定,里氏7级以上的地震为“大地震”,8级以上的为“巨大地震”。“巨大地震”在日本不是没有发生过,比如1933年的三陆地震为8.4级(过去称宫城县附近为三陆,11日在这里再次发生了9.0级地震),1952年的十胜冲地震是8.2级。所有这些,日本在建设核电站时已在设计中给予了高度重视,否则9.0级地震到来时,福岛的几个核电站就不会还屹立在那里了。
“发生地震时,核反应堆会自动停止工作。”丸彰谈到日本所有核反应堆的最基本工作特点时,这样对本刊说。
但是,周密的日本人没有预料到的事,偏偏在3月11日的地震中发生了。
地震之后,主要电力系统被破坏,为核电站供电的电力系统不能发挥作用。此时,核电站的备用电池和柴油发电机开始工作,靠电池维持了核电站一段时间的供电后,很快应该由柴油发电机供电。
但这时海啸又接踵而至,备用发电机全部失灵,核电站的冷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1号机组核反应堆内的氢气开始溢出,在厂房内聚集,12日以爆炸的形式冲破了厂房楼顶。接着3号机组、2号机组及4号机组相继出了同样问题。
福岛核电站在巨大地震中挺了过来,却没有经得住冷却水系统失灵的考验。
在“高度重视核电安全”前再添更加二字
突发的核电站事故比地震海啸更加直接地影响了福岛周边各县和整个东京圈。核反应堆冷却系统失灵,燃料棒处于高温状态下,随时有可能发生核熔融现象。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泄漏的时候,厂房还存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核泄漏向外扩散。如今福岛的几个反应堆已经没有了厂房屋顶,一旦发生核泄漏,其危害不言而喻。
不过,尽管美国CNN、英国BBC称“有可能出现切尔诺贝利级别的核电事故”,但接受本刊采访的日本和中国专家则认为,事故结果也不一定会如想象般严重。
“从运营方式、技术特点等看,福岛的几个机组与切尔诺贝利有很大的不同。苏联发生那么大的事故,与当时的管理体制混乱、多个工作环节上同时发生错误有着很大的关系,日本仅仅是冷却系统出了问题。”核技术史专家涩井说。
在切尔诺贝利,过多地投入核反应棒、在反应堆的运转上却选择了较低的功率运转、大量的水在分配管与反应堆中流进流出、多个信号传递系统的失灵等众多错误在同一时刻出现,才导致了历史上最严重的事故发生。而福岛核电站的几个机组中,用在那里工作过的广井的话说,1号和3号机组,2号与4号机组分别属于不同的技术体系,就是出现故障,也不会同时出现同样的问题。
日本的这一场核事故,很快就推进演变成了一场全世界范围内对于核能安全的高度关注。
3月14日,瑞士政府对已经进入建设阶段的3个核电机组计划叫停。“我们首先需要考虑核电安全及国民健康。”负责能源工作的洛塔尔德部长说。德国默克尔政府本来是希望能一定程度延长现有核电站的使用期限,但日本核电站事故后的第一时间,德国已经开始紧急检查核电设施,“如出现较大问题,立即废除项目”,德国政府发言人说。
世界可能会因为日本的此次事故进入到一个新的、更加重视核电安全的阶段。不少专家这样表示。■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