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12月16日的日本大选,能看出自民党阵势超强。穿上白色长大衣的安倍晋三总裁,似乎刚刚找到6年前当首相时的感觉。出则警卫、党内工作人员前呼后拥,登宣传车便能看到车下听众如云。这和民主党党首、内阁首相野田佳彦演讲时,台下稀稀拉拉的情况大不相同。看看这两个场景,已经搞不清楚现在日本首相到底是谁?
创建国防军、修改和平宪法、向钓鱼岛派驻政府官员等等,保守的言论从安倍总裁那里一传出来,便是严寒的东京,也能在会场上感受到民众的热烈支持。一种在政治上追求强势,要用政治手法来彻底改变日本失落的民意民声,让任何在会场上的人都能真切地感受到。
但尽管热情高涨,但眼下却很少有人认为日本已经进入到了奋起阶段。政治上的呼声很高,但却没有让经济跟上,甚嚣尘上的安倍经济政策(俗称“安倍经济学”),其实很有可能让日本深陷困境,最终走向更深的破局。
“建设国债应该让央行全部买进。”
“让印刷机不间歇地运转起来,无限地印刷纸币!”
安倍总裁在台上高呼时,台下听众似乎已经能看到通胀的到来。市场也做了最好的呼应。日元汇率开始下滑,而股价早已提升了上去。现在的日元汇率为84日元兑换1美元,这是8个月前的水准;13日的日经指数是9700点,也回到了8个月前的水平。市场对安倍经济学反应良好。
日银总裁白川方明的任期到2013年4月。央行总裁的任命权在国会,如果安倍在16日的选举中稳获胜利,明年决定央行领导的时候,自然安倍的意向最为重要。同意安倍经济学中“通胀目标”的人,才有希望获得央行总裁的职位。现在白川总裁还在维护日银的独立性,下一任总裁该如何说,已经无人知晓。而“修改日银法”是安倍选举口号之一,央行的独立性将在安倍上任后被打很大的折扣。
经济学中对是否有“通缩”,或者换句话说,在交通、水电、学费不见跌,只看到工业化产品或者是外部进口的食品出现了价格下调,就认为出现了通缩,这是否准确?日本经济学界还在争论。经济学中最成型的理论便是通胀论。抑制通胀是各国央行的首要任务,而因为过度印刷钞票而带来的经济混乱,这在人类社会已经经历过无数次了。
安倍主张的通胀论,给日本带来的将是物价飞涨,其结果也自然会出现民不聊生的现象。在家电、钢铁、造船等产业衰退的时候,在汽车等产业不断向国外转移工厂以后,参加本次大选的16个政党,均没有找到一个可以在日本做下去的产业,对产业政策缺乏新的主张,不能为解决日本国家财政赤字问题提出对策,这些是日本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而这个问题也绝非一个通胀目标就能解决的。
我们看到,这二十余年来,日本的财政赤字在不断积累,银行发出的票子已足够的多,但日本并未出现通胀现象。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市民消费、企业投资在减少,流出来的钞票又都返回到了银行,人们所期待的日元贬值、股价上升现象并未出现。至于安倍经济学一出台,最近十余天市场上出现的变化,多大程度能够维持下去,日本经济界并无定论。
一旦出现物价飞涨的结果,日元购买力大大损伤之后,日元汇率的下降将会成为必然。但因为日本国内可出口的产品并不多,日元贬值后,能进口的东西少了,日本民众的生活将进入到真的寒冬中。整个经济的混乱,也必然让日本股市再次崩盘,根本谈不上股价的上扬。
安倍经济学的制定者对此不会毫无理解。但是,现在在日本弥漫着一种特殊的空气,太多的人认为“通胀来了以后,损失最多的是有资产的人”,对通胀最终带来的破局并不介意。稍微有点经济学知识的人,对安倍经济系带来的恶果能有所预见,也能看到日本在经济上的进一步失落。(作者陈言 日本问题专家/日本产网站CEO)
人民网2012年12月14日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