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日立(中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野本正明,不论去中国什么地方,总能听到人们对日立电视的赞美。不少人对他说,二十年前买的日立电视到现在还在用,实在太好了。每当听到这些话,野本亦喜亦忧。高兴的是,在中国日立口碑、品牌俱佳,担心的则是现在的日立已经不生产电视(这一点有太多的中国人根本不知道),就是把日立业务中数字媒体、家电产品全都计算进去,这在日立9万亿日元的销售额中,也占不到1成。野本更愿意谈日立的智能城市概念,他希望把日立具有的综合能力向中国市场做出推介。

 

 

图片

 

 

    和日本其他厂家比起来,日立的国际化比率仅有43%,未能超过5成。“不过,我们在中国的销售额超过了欧洲和北美,是海外营业额中最大的一部分。”野本说。日本企业的全球化,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实际上是美国化。企业开始蜂拥去美国投资,也似乎只有在美国站住脚了,去其他地方便所向无敌。但日立似乎转变得比其他企业要快了一些。到2010年,从销售比例看,中国13%,欧洲美国各占8%。在中国的快速增长,让日立在2008年的雷曼冲击后,迅速从经营困境中挣脱了出来。

野本在中国推出的新概念已经与往日的日立电视大不相同。他说:“我们在提倡社会创新事业。”具体地说,是将三个内容统合在一起:1)城市开发(包括环保城市的建立、水处理、电梯、建筑机械等等)、2)信息通信系统(包括云计算、咨询、数据中心、存储等等)、3)电力系统(能源、智能电网等等)。“日立所具有的综合实力,可以靠推动一整套社会创新事业来体现出来。”野本信心十足地说。

    在很多场合见过野本,每每听他谈智能城市,觉得那是一个在城市建设中包容了一切的大概念。开始时觉得会不会是他把日立现有的能力全部网罗进去,在用新概念去拓展日立市场。但听多了,更觉得野本在呼吁所有有实力、有干劲的企业,共同实现这个概念。他的眼光绝非只有日立、日资企业,和中国企业、其他国家企业的合作,在野本那里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

    “日立在天津、大连、广州参加了智能城市的建设。”野本说。从天津的情况看,日立是主要推手之一,但是日本三井不动产、新加波的相关企业及大量中国企业也是参与者之一。一种全新的用国际合作方式开发智能城市的商业模式在逐步形成中。

 

    “在国外取得成功、积累经验后,我们会再回到日本国内。3月日本发生大地震后,重建城市的时候,日本一些受灾城市开始导入智能城市概念,这时是日立中国开始派专家回日本参与相关城市的建设,让在中国取得的经验也用在了日本的震后复兴上。”野本对这种具有大视野的智能城市概念,这种概念的推广非常地有信心。

http://www.billion-beats.com/cn/2011/09/jfrommyeye_nomot/

话题:



0

推荐

陈言

陈言

269篇文章 8年前更新

现任日本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1960年生于北京。1982年大学毕业后,任大学教师、翻译。1989—2003年在日本学习任教。曾任《中国新闻周刊》主笔、《经济》杂志主笔。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