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挥金如土的购物方式并无法为自己赢得尊敬,在这个近八成人“厌华”的国度更是如此。

春节前后,大批的中国游客开始来到日本。从季节上看,2月、3月是日本商业的淡季,能有中国游客来购物,店家自然很欢迎,不论是秋叶原电子一条街,还是浅草庙会,都能看到中文,让人心里挺愉快的。

不过,在一家高级百货店里,看到日本手工制作的工艺品非常精致,一名中国豪客开口问店员:“还有多少个?”不等店员回答,他又神气地说:“都卖给我吧。”令人意外的是,日本店员脸上并没有售出商品的欢喜,眼神中带着一丝鄙视,消失在去仓库的过道中。

街头上的中文告示是那么亲切,令店员那一丝不快显得很矛盾,很多普通的中国游客大概是察觉不出来的,但在日本待过一段时间的人却能敏锐地察觉到。后者的第一感觉当然是不愉快,但那种不愉快也很复杂,既是冲着日本店员的不满,也似乎包含着对国人的某种看不惯。

有些中国游客的购物方式很特别,据说他们中不少是来自山西的煤老板,特征如上,出手大方,散发着浓浓暴发户气息。但其实大多数中国游客都是这样买东西的,在店内嗓门大,动不动购买好几份、上十份同样的产品,一直狂打服务牌的日本店员对这种买家总是很难肃然起敬,会有一种“中国难道没有品牌和物美价廉商品”的观感。

日本首相府的最新民调显示,77.8%的受调查民众“对中国没有好感”,这是一个令在日中国人感到不舒服的数据,但一想到上述情景,又无法觉得意外。

对日本熟悉的中国人有时候会怀念起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日“美好旧时光”。那会儿我们还穷,日本则刚刚完成一个飞快的发展周期,似乎要进入到千年发展阶段,不再出现衰退了。

那时,日本游客开始来到中国大街小巷购物,我们似乎也不曾流露出鄙视情绪,只觉对方富裕且豪爽。美国学者写了《日本世界第一》之类的书籍,中国人来了日本,哪怕只呆了一个星期,回去写一个报告都会成为畅销书。商业人士热衷于“学习日本”,官员向日本看齐,日本也显示出了少有的大度与慷慨。

风水轮流转,二三十年过去了,日本并没有迈进千年发展期,只迎来了经济衰退与政治动荡:企业组织依然是由纯日本人组成;政治体制从自民党当权转为民主党执政,却愈发地保守了起来。

一个缺少改革,或者说改革不能获得成功的社会,思想方式会变得愈发地狭隘,看不起穷,更加嫉妒富,似乎也只有一成不变才最合乎自己的心意。当他们看到当年经济规模只有日本1/10的中国逐渐与日本并驾齐驱时,这种巨大的落差便形成了一种普遍的失落感。近八成的人“厌华”,根子或许正在这里。

但我们的游客也应该注意到这一点:挥金如土的购物方式并无法为自己赢得尊敬,在这个近八成人“厌华”的国度更是如此。劳民伤财、大老远来日本观光购物,你以为在为人家的GDP作贡献而心生“衣食父母”的豪情,但只会被穷酸酸的日本店员嘲笑鄙夷。

《新快报》2011年2月17日

http://epaper.xkb.com.cn/view.php?id=644150

话题:



0

推荐

陈言

陈言

269篇文章 8年前更新

现任日本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1960年生于北京。1982年大学毕业后,任大学教师、翻译。1989—2003年在日本学习任教。曾任《中国新闻周刊》主笔、《经济》杂志主笔。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