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中国经营报》2011年1月17日

http://news.cb.com.cn/html/66/n-469766.html

在进入2011年以后的短短十几天的时间内,日韩美军事动作频繁,气氛酿造得十分紧张。

1月10日,日本防卫大臣北泽俊美访问了韩国。双方一致同意强化彼此间的安全和防务合作,并决定今后每年交替主办国防部长级和副部长级会谈。双方还就开始磋商签署《物资劳务相互提供协定》(ACSA)和《军事情报保护协定》(GSOMIA)达成共识。据悉,如果这两个协定签署,将是日韩之间首度达成军事协定。

日韩美在军事上“抑制”中国

表面上看上去是在打压朝鲜,但用《日本经济新闻》的话来说,“日本和美国不仅要面对朝鲜问题,还要对应正在加速变强变大的中国军队,我们因此愿意强化日美韩纽带。”

北泽大臣的访问像是更想去板门店看看。当天他在大量身着迷彩服的军人的陪同下,来到板门店,过了一把实地体验战争的瘾。在他肉眼能够看到的地方,有朝鲜人民军士兵在站岗。韩国的冬天异常的寒冷,但“北泽大臣则感到热乎乎的,他喜欢这种有着战争气氛的环境”。

当晚,北泽大臣见了几个日本记者。记者们对日韩劳务协定、互通谍报的事情并不是很感兴趣,不断追问日本与韩国是如何讨论中国问题的。北泽把话题只是限定在朝鲜那里,选用了他能用的最强烈的语言警告朝鲜。

“我认为我们和美国、澳大利亚、韩国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北泽大臣说。其背后的意思是,我们和日本隔海相望的另外一个经济大国在价值观取向上是格格不入的。

“朝鲜的(炮击)行动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该如何对应,中国的立场非常重要。”言外之意是中国没有教育好朝鲜。

“我和金防长就中国问题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探讨,但内容不便透露。对于中国的作用,日韩都希望能充分发挥。”北泽避实就虚地说。

此时日韩之间的海域上,美国航母卡尔·文森正在和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鞍马号驱逐舰进行着联合军事演习。12月刚刚进行过日本海军与美国航母的演习,现在再来一次,显示出日美在军事上紧密无间的关系。

在北泽访韩的前几天,1月6日,前原诚司外务大臣去华盛顿见了希拉里国务卿。

前原大臣和希拉里国务卿特别谈到外交、国防方面的日美2+2会谈。2005年,日美间曾经做过这样的会谈,那时确定了彼此的“共同战略目标”,现在“中国的经济力量及军事力量在增加,发言权在增强,该如何应对这样的一个中国,日美间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讨,今后应该有个完整的对华战略”(1月8日《日本经济新闻》社论)。前原大臣访美,主要谈的还是中国。谈该如何用美国及日本现有的力量来应对中国的经济及军事力量的上升。

如果说2005年日美2+2还在虚空地谈台湾海峡问题的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话,那么在大陆台湾经济一体化,朝鲜更加虚弱的时候,这样的话题明显已经落后于时代,日美需要用明确的语言,直言不讳地谈在军事上“抑制”中国。这点在2010年年底出的日本军事白皮书中已经阐述得非常清楚。日本为此已经决定隔海增加靠近中国的岛屿的军力,已经将多年来一直搁置的钓鱼岛问题提到桌面上,摆出了与中国坚决对峙的态势。

矛盾的日韩心态

日韩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新兴国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日本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投资最多、技术转让最多的国家,中日关系虽然经历了多种曲折,但每次均能没有太大的损伤,惟有到了2010年出现了较大的震荡。韩国从对华贸易中赚取着大量的贸易盈余,如果没有对中国的贸易盈余,是很难弥补韩日的贸易赤字的。但是正是日韩 “共同的价值观”让他们要在政治上和中国作出强硬对峙的态势。

日韩心里明白,中美之间有时会存在非常激烈的冲突,但无论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哪个方面,中美不缺乏沟通的机制。1月9日至12日,美国盖茨国防部长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日韩防长很难有这样的访华沟通机会。追随美国在军事上与中国对峙,却又缺少与中国的沟通渠道,日韩心中的矛盾他们自己自然心知肚明。

“中国与日本及韩国的关系,也许到了中国经济实力基本上与美国持平的时候,日本和韩国才能在心理上消除现在的矛盾心态。可惜那要花很长的一段时间。”日本一家基金公司的总裁说。也许心理上的不平衡只有靠时间才能打磨掉,之前是不断地在军事上炒作,不断地让“空弹”飞。

从事经济报道的媒体,本该比较冷静地分析报道世界,但我们看看日本最大的经济媒体《日本经济新闻》,如果只读该报社论的话,人们会发现在最近几年,日本炒作中国军事威胁、主张对华强硬的声音,会首先来自这家报纸。是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让《日本经济新闻》那样的媒体感受到了一种衰败,不仅仅是经济上出现了“失落的二十年”,更是因为日本政治处于长期的不稳定中,国民需要有一个能够共同的关注或者是批评的目标,日本媒体选择的正是中国,让中国成为人们厌恶的对象。韩国媒体在很多场合与日本基本一样。

刻意安排的“天安号”事件

现在再谈2010年3月26日发生的韩国“天安号”舰艇被炸沉事件,似乎已经非常老套,但在日美、韩美关系微妙的时候,忽然发生这样的事件,后世的史家会在拿到明确的各方史料后,给出一个结论的。现在看“天安号”事件,人们会觉得其发生的时间、地点有着太多的玄机。

天安号到底因为什么原因而下沉的,目前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结论。朝鲜方面及韩国方面的言辞,均不足以支撑其结论。单独进行了该事件调查的俄国专家,到现在也没有支持韩国主持的有其他国家参加的国际调查组的结论。中国专家并没有参加调查。

事实上,当时的国际局势非常需要朝鲜半岛发生大事件。

2008年李明博成为韩国总统后,当天会见了驻韩的日本大使、美国大使,第二天会见中国大使,在中国之后立即会见俄国大使。李明博喜欢用“共同价值观”来强调与日本、美国的关系。但是韩国在经济上则与中国更为紧密,美国驻韩军队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缩编,军队之间的联系出现了弱化。

日本也一样。2010年,日美关系因为民主党鸠山内阁的出现,开始进入到小摩擦不断的阶段。驻日美军在冲绳制造的杀人等恶性事件不断,强暴妇女每年也有十几起,偷盗情况也比较严重,美军对环境的污染等等,让冲绳居民不愿意让美军继续驻留在这里,民主党新政权也提出了让美军基地迁出冲绳的想法。但美国迟迟不肯离去。

3月26日发生“天安号”事件后,韩日立即出现了变化。首先是韩国开始重新强化与美国的军事同盟关系,不断在朝鲜半岛进行军事演习。11月23日发生大延坪岛炮战后,更是将军事演习提升到了空前的地步。

日本内阁首相从鸠山换成菅直人后,“东亚共同体”概念灰飞烟灭,重视日美军事同盟成为菅外交的重点。朝鲜则更加成为无人关注的国家。

“天安号”事件在其后的半年时间里,让东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估计“天安号”事件的谋划者都没有想到。

话题:



0

推荐

陈言

陈言

269篇文章 8年前更新

现任日本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1960年生于北京。1982年大学毕业后,任大学教师、翻译。1989—2003年在日本学习任教。曾任《中国新闻周刊》主笔、《经济》杂志主笔。

文章